车内污染治理,绝不能让行业利益压倒消费者的健康,相关部门当扛起职责,加快治理速度,早日让“车内环保”有“法”可依。
据央视新闻30分报道,业内人士对在正规汽车4S店购买的汽车配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多家知名品牌的车辆内饰,都存在着强致癌物多环芳烃,其中长安悦翔汽车多环芳烃的总含量为每公斤23.5毫克。
近几年,有关“车内空气污染”的新闻层出不穷,就在上月,一些高档轿车被指使用沥青材质阻尼片,导致车内污染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而现在,多家知名品牌的车辆内饰存在强致癌物,再次令消费者震惊。
车内空气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一样,攸关民众生命健康,有专家甚至说,车内空气污染要“毒”过PM2.5。有毒材料和配件,在狭小密闭的车厢长时间挥发有害物质,可能让人出现头痛恶心、疲惫乏力等症状,甚至过敏、肝中毒以及癌症等,危害甚大,美国已把车内与室内污染作为人类健康的五大危害之一。
车内污染,是民众最为关注的汽车质量问题之一,但与民众热切关注相对应的,是相关政府部门治理举措的缓慢和滞后。
车内污染问题,曾一度被监管部门所忽视。近年,在舆论推动下,《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终于在去年实施,但是,这一标准只具参考作用,而非强制标准,并且该标准甫一出台,就遭业内人士抨击,认为标准过于宽松,而被舆论高度关注的多环芳烃污染,在这一标准中竟然是空白。
在此情况下,判断车内污染,消费者基本靠鼻子“闻”;而治理车内污染,基本靠通风。标准的不完善,导致消费者在遇到车辆质量纠纷时,既无法向相关企业伸张权利,也难以获得有效的司法救济。
那么,为什么车内污染的治理会一再延宕,至今无实质进展呢?其背后反映出利益的纠葛与博弈,《财经》杂志曾报道,一旦强制实施严格的标准,许多汽车将无法出厂,汽车生产厂商的成本也会上升,一些水平较低的企业会遭遇灭顶之灾。或许有关部门考虑到种种方面,最终选择了“过渡”指标。
其实,车内污染的治理,国外早有成熟的经验。例如,欧洲的标准,并不对整车的空气质量进行强制规范,而是重点把关车辆零配件的质量,这就如同房屋装修,只要选用的材料都符合绿色环保标准,根本无需担心整体装修的污染。这样的治理思路,抓住了源头,值得借鉴。
中国已经进入了汽车社会,“车内空气污染”的治理,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不容再拖下去。在此问题上,绝不能让行业利益压倒消费者的健康,相关部门当扛起职责,加快治理速度,早日让“车内环保”有“法”可依。
新车上市
资讯排行
- 13万以内还带激光雷达?零跑B10正式开启预售
- 预售28万元起/将于4月上市 唐L EV开启预售 配备兆瓦闪充技术
- 五菱宏光MINI EV周销量8839台 2025款五菱缤果即将推出
- 宝马2024年研发投入达91亿欧元 新世代驾趣概念车4月首发
- 售24.88万起 新款小鹏G9上市 标配AI智驾/双腔空悬 续航最高725km
- 智己汽车联合阿里斑马智行 行业首发IM AIOS生态座舱
- 智驾冰箱怀挡上车 第二代元PLUS智驾版上市 11.58万起售
- 极氪007GT内饰官图 配全新方向盘/智能车载冰箱 将于4月上市
- 18.36~20.36万元!东风奕派eπ008智驾版正式上市
- 搭载线性转向系统/续航提升 新款雷克萨斯RZ官图发布
- 蔚来与宁德时代达成换电合作 换电网络将采用双网并行模式
- 方程豹钛3实车曝光 配备车载无人机/品牌首款纯电产品
- 比亚迪海狮05 EV官图 展现海洋网最新设计思路 将于3月25日上市
- 双车齐发!全面升级!2025款小鹏G6/G9正式上市
- 领克900搭载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纯电续航达28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