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汽车供求网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赵福全离职 吉利研发体系对接沃尔沃
相关专题: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13-04-27
新车导购:  4月24日16:20,吉利汽车(00175.HK)发布的一则公告宣布了赵福全的正式离职。公告称,赵(福全)博士已辞任本公司执行董事职务,于2013年5月17日生效,并已辞任吉利汽车研究院的院长职务,于2013年4月24日生效。

在回国后的第10个年头,赵福全第二次选择了离开。

4月24日16:20,吉利汽车(00175.HK)发布的一则公告宣布了赵福全的正式离职。公告称,赵(福全)博士已辞任本公司执行董事职务,于2013年5月17日生效,并已辞任吉利汽车研究院的院长职务,于2013年4月24日生效。

7年前,赵福全离开了自己回国后加盟的第一家汽车公司——华晨集团,南下杭州;7年后,在把吉利的研发体系带入一个全新的高度后,他又选择了北上。虽然至今仍不知晓他的下一站是何处,但对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来说,这却又是其“在合适的阶段用合适的人”的用人方略的再一次体现。

并非闪电离职

把家搬到上海的赵福全,一反常态地缺席了今年4月在家门口举办的上海车展。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一微妙的细节,直至4月23日出现的那条在业内广为传播的微博。

是日,有媒体在微博上爆料称,“吉利汽车分管研发的副总裁赵福全即将离职,(4月)25日吉利将对外宣布消息。”

最终的结果是,并没有等到4月25日,吉利官方便“提前”宣布了这一消息:自2013年4月24日起,赵福全博士因合同期满及个人职业规划原因,辞去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职务,不再担任吉利控股集团内任何职务,同时他还将于2013年5月17日股东大会后辞去吉利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职务。

对于赵福全的离职,业内大都用“闪电”来形容这一变动的突然性。但事实上,赵的离开早有征兆。

与赵本山同为本家及老乡(铁岭)的赵福全,常以“大忽悠”自称,每每在有他出席的场合,夹杂着些许英语单词的浓浓的东北音总能引起满堂大笑。但自去年下半年甚至更早些时候,这一在公开场合的笑声几近绝迹。

2011年底,吉利调整了原有的研发体系,研发在某种程度上被打散,“看得见的部分”(外形、内饰部分)的研发都划归至各个子品牌,并且研发机构都设在各个基地;而“看不见的部分”(底盘、发动机等)还归属于吉利研究院。

外界把吉利的这一变化解读为彼任吉利研究院院长的赵福全的“部分失权”。更为明显的一个信号是,自去年10月起,赵曾先后两次套现其所持吉利汽车的股份约4500万元(港币)。

“不会因为那点小事儿(赵福全才离职)的。”4月24日,有吉利内部人士虽然对“由赵福全主导、2008年立项的HL项目没有如期带到上海车展”成为赵离职的导火索这一消息未予置评,但却也私下承认,“赵总(赵福全)早就萌生去意。”

4月7日,论坛上有网友在问“赵福全是不是要离开吉利研究院了”;17天后,答案已非常明了。

技术派管理者

“赵福全在吉利汽车发展的关键时期加盟公司,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吉利汽车工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对此我们深表感谢。”4月24日公告中,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表态略显官方,“我会毕生将他看做吉利大家庭的一员。”

然而,对熟悉吉利的人来说,这却是李书福的真情表白。

2006年11月16日,吉利大学大礼堂,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一年,吉利把这里当做了是年北京车展的“分会场”。而刚刚加盟吉利不久、出任吉利副总裁的赵福全选择在这一重要场合亮相,显得尤为意义深长。

“(北京车展)组委会不给我们那么大的面积,我们只好搬到了这里(指吉利大学)。”彼时有吉利高层解释说。事实上,那时的吉利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风光,但曾为李书福初闯汽车市场的吉利“老三样”豪情、美日、优利欧已尽显疲态;而“新三样”远景、金刚、自由舰还不足以担纲重任。2007年的中报显示:吉利的毛利率由2006年上半年的16.9%跌至9.4%。其原因为:旧款小型车价格下降;新推出的高价车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在吉利急需面临产品升级之际,赵福全被李书福招至麾下。

与在华晨时一样,赵福全关注的不仅仅是具体的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更始终致力于吉利技术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用他自己的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真正建立起具备自主研发‘造血功能’的研发团队和体系,产品和技术才能可持续地不断产出。”

赵如是说,也是如是做的。2009年12月29日,吉利熊猫获C-NCAP五星安全认证;翌年1月11日,吉利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企业自主创新工程”类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前一项是自主品牌A00级车型获得的最高安全认证,后一项以“技术体系”获奖在业界尚属首次。

一份公开的吉利汽车研究院组织机构及业务分工图显示,这是一庞大而繁杂的组织系统——吉利汽车研究院下设综合管理、整车开发、总成开发等五大业务板块,又分别下设技术管理部、整车部、发动机开发部等22个部门,在这22个部门下又设有76个科室。

在吉利这七年,赵福全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懂管理的技术人员”,“技术离不开管理,管理是一个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

李书福的想法

“管理是一个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这句话对李书福,特别是他的用人理念来说同样适用。

李书福的用人之道可以概括为“在合适的阶段用合适的人”,早期的柏杨、南阳如此,中期的徐刚如此,直到现在的赵福全、沈晖。

在三年前成功收购沃尔沃之前,李书福给了赵福全极大的信任(之后亦然),而正是出于这种信任,赵的能力得以充分释放。2008年北京车展,吉利众多新车型亮相,给行业一个惊喜,赵福全也交出了加盟吉利后的第一份出色的答卷。据说开展当天,前吉利集团总裁杨健在吉利展台前感慨地说:“等待了十年,吉利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然而,2010年8月,吉利与福特完成对沃尔沃汽车并购的交割后,李书福对吉利的发展有了更宏伟,但同样也是最现实的考虑——让这笔18亿美元的交易为吉利注入新的活力,并让两家公司形成协同效应。

在度过了并购初期短暂的“混乱”后,李书福对沃尔沃技术的渴望越来越迫切。去年3月,吉利与沃尔沃达成协议,“为全面提升吉利汽车品质,打造吉利汽车旗下高端自主品牌,吉利将使用沃尔沃授权的先进技术”;两个月后,前沃尔沃汽车设计副总裁彼得·霍布里转投吉利,任设计高级副总裁。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本次上海车展上亮相的吉利KC概念车便出自霍布里之手。而与之神似的另一款沃尔沃“天地”概念车则在两年前便已在上海车展展出。“都是霍布里设计的,沃尔沃现在不用了(指设计风格的调整)。”4月20日,吉利展台,李书福半吞半隐了后一句,“就拿给了吉利。”

虽然李书福认为这是对吉利与沃尔沃技术协同的狭隘理解,但其对沃尔沃技术全方位的渴求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今年2月,吉利与沃尔沃联手设立了吉利欧洲研发中心,用以打造新一代中级车模块化架构及相关部件,以满足吉利和沃尔沃未来的市场需求。

在保持沃尔沃品牌独立的同时,给吉利贴上沃尔沃技术的“标签”,这是李书福现实的想法。而要实现这一想法,显然需要“更合适的人”。

  动态次数: 1678     来源: 车讯网
本文关键字:
法律声明: 一、本站的所有信息均来自第三方或网友发布,不作任何商业用途(除签约外),在网页上的所有信息本站不另作声明、也不作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或可靠性,网友在浏览时敬请自主识别把握,慎重对待,本站不负任何的经济纠纷责任和其他任何知识产权及肖像权属等责任; 二、如本站内有涉入不良信息、或者有侵权之类信息的,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处理,本站在收到举报人有效证明证据后会及时删除或屏蔽处理。本站联系电话:0086-15313206870,或直接发至邮箱:523238820@qq.com,发送邮件后请电话本站补充落实,以免误时误事。本站举办单位:浙江水大科技有限公司真诚感谢您的关注,谢谢!
转发分享得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