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前几年政策的刺激,微车市场销售着实好好的冲高表现了一回,但当相关政策全部退出之后,微车市场也开始了冲高回落,市场规模维持在了200万辆级别。对于当前的微车市场,可以说是存在一个矛盾的局面。一方面,整个微车市场已经出现持续的销量下滑,市场规模在萎缩;但另一方面,却有不少的汽车企业还在拼命的往这个市场钻,微车产能仍在增长。如此情况,该作何解释?面对微车市场已经出现的萎缩,微车企业的未来出路又在哪里?
实际上,当前很多新进入微车市场的汽车企业,其进入这个市场的初衷,可能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利润,微车的单车利润相较于乘用车来讲,其实已经很低。这些企业或这些企业所属的汽车集团所看中的其实是其带来的规模效应。众所周知,在中国微车市场保持领先的上海通用五菱,其产销规模对于上汽集团乃至通用集团在全球的汽车产销规模的贡献都是作用显著的;又如位列中国汽车产销规模第四的中国长安,也是在微车产销规模的贡献之下,成功将北汽挤到身后,抢占到“老四”位置的;而对于北汽,为了抢回“老四”的位置,其组建北汽银翔,准备并购昌河的举措,无疑也是想借力于微车所贡献的产销规模。因此,进入微车市场的目的,对于多数汽车企业或集团来讲,都还主要是对其产销规模的追求,就如同很多狭义乘用车汽车企业一样,其旗下A00级轿车单车利润其实很低甚至有的还是亏损,也仍然坚持在大规模生产和销售的目的一样。
但是,微车市场这块“肉”,并不好抢也不好吃,对于微车企业来讲,特别是那些新进入者,微车市场所面临的生存压力是显而显见的,更别提还要实现产销规模的快速上涨了。
从目前的微车市场来看,一方面是整个微车市场在出现持续萎缩。2011年以来,微车市场出现了持续萎缩,从2010年最高的249万辆,回落到2012年的185万辆,而今年前9个月,微车市场仍然出现了25%的下滑,销量仅125万辆。
另一方面是上汽和长安几乎呈现垄断态势。2012年,上汽和长安在微车市场占据的份额超过75%,今年前9个月的市场份额也超过72%,因此,对于新进入者来讲,要从上汽旗下的上汽通用五菱以及长安旗下的长安和哈飞等进行竞争,其难度显而易见。
与此同时,虽然从微车产品看,其技术含量看似并不高,但因其“多拉快跑”的市场需求特点,对微车生产企业的研发、技术和生产等综合实力的要求并不低,而当前很多新进入者,或者是其本身综合实力就有不足,或者就是其背后的汽车集团给予其的也多是“挂个名”,对于其研发、技术和生产等方面的实际支持并不多,因此,新进入者的综合实力并不强,目前微车市场上新进入者所推出的产品多与五菱、长安等产品长得很像,其实就是因为其实力不足,而仍主要以借市场现有产品平台进行产品开发的结果,导致当前微车市场同质化竞争情况比较严重。
而综合实力的不足,也导致新进入者对产品的转型升级的进程也表现相当缓慢。如当前五菱和长安等已经在新型微车市场实现了产销规模的大幅提升,而新型微车市场无疑也是当前的一个市场增长点,对于很多微车行业的新进入者而言,虽然其也认识到这点,但由于自身实力的不济,迟迟不能将新型微客产品推向市场,从而导致其市场销售形势的严峻。
新车上市
资讯排行
- 当国外车越来越“虚弱”的时候,自主车撕下“谦虚”面具开始反击
- 腾势D9内饰曝光,能否对标埃尔法不知道,但肯定比GL8强!
- 国产却“世界领先”,3.9s即破百,可续航1008km,销量超蔚来小鹏
- 车动态:林肯航海家上市;唐DM召回;腾势D9内饰曝光
- 丰田纯电SUV预售,22万起,这下只能靠信仰了
- 中国“陆上公务舱”来了!比别克GL8还大,内饰豪华,只卖22万
- 国产“特斯拉”,车长5.1m,全景天幕天窗+四块液晶屏,续航600km
- 全尺寸新生代智能MPV上汽大通MAXUS G90上市,售21.99万起
- 新款吉利博越来了,紧凑级SUV中不好惹的对象?
- 第一季度,中国电动车市场销量分析
- “灯厂”奥迪,把整个前脸都设计成大灯,快让你修不起了!
- 特斯拉召回超万辆Model3!赛道模式下或增加碰撞风险
- 买一台少一台,劳斯莱斯魅影“陆地极速”典藏版,全球限量35台
- 积极拥抱行业变革 广汽本田电动化进程再加速
- 稳中有进,上汽发布2021年年报:净利润达245.3亿,同比增长20%